焦点

你的位置:焦点 > 关于焦点 >

苏德战争中,为何被德军俘虏的苏军多达570万?并不只是投降变节

发布日期:2024-06-09 20:53    点击次数:81

苏德战争爆发后,德国以其强大的战争武器,迅速向苏联推进,苏联在最初的战争中并不占优势,应该说节节败退。后来苏联顶住德国的进攻,在盟军的支持下,苏联逐渐扭转战局。而德国却因在其他战场上败退,使德军梦想用闪电战攻下苏联的计划破灭。但在苏德战争中,苏军战俘数量庞大,达到了570多万,战争结束后,只回来190多万,其他是死在战俘营,还有的战俘不愿回国。

为什么苏联战俘数量如此众多呢?这里原因很多,首先是苏联自身的内耗,自从苏俄内战统一后,苏联到三十年代,基本上没有大的战事,而且很多高级将领被收拾,苏军在战争初期受到重创。另外,德国先进装甲部队,撕开了苏联缺口,当时苏联还有强大装甲部队,因为德国强悍的战力,也使苏联前期很被动,造成大量战俘。但还有三个原因,也让苏联战俘数量增加。

乌克兰的反抗组织

苏德战争中,乌克兰作为与俄罗斯同根同源的一个民族,按常理说,乌克兰应该与俄罗斯站在一起共同抗击德国的进攻。但事实并非如此,在乌克兰境内还有一支叫“乌克兰民族主义组织”,这支武装在苏德战争一开始,便与德国站在一起,并袭击了西乌克兰的苏军。这一组织甚至在德国还未到来前,就已经占据一些城市与苏联战斗,一些俄罗斯人、乌克兰人以及白俄罗斯人的苏军也投降他们,于是这一组织也被列入战俘系列。

对于苏联境内的非俄罗斯民族,他们与德国的合作,也是想摆脱苏联推行的“大俄罗斯”化政策,反对被俄罗斯同化。鲍里斯·瓦季莫维奇·索科洛在《二战秘密档案》中记载这样一件事。一位白俄罗斯苏军曾对弗拉索夫的部队说过:“我们根本没有这样做或那样做的选择。如果德国人获胜,他们就会把我们全部消灭,如果苏联人获胜,他们就会消灭我们的文明并使我们的民族同化……没有第三种选择。”这是苏联当时非俄罗斯族人的真实想法。因此乌克兰人在苏德战争中,组成了党卫军第14师。

但乌克兰在苏德战争中有两种情况,乌克兰的民族武装也分为两派,德国人与他们关系也很微妙。苏德战争开始手,斯捷潘·班杰拉领导的乌克兰民族武装在利沃夫建立政权,但此政权没过几天就被德国摧毁,班杰拉被德国抓获,送入扎克先豪津所建的“政治集中营”,那里关押众多政治犯。

德国人之所以抓班杰拉,主要因为班杰拉的组织既与德国作战,也与苏联人干。班杰拉很有头脑,他在等待两个时机,一个是德国战败而与他的组织签订和约,二是等待西方盟国向乌克兰进攻,他的组织就名正言顺了。但另一支由安德烈·梅里尼克领导的乌克兰民族武装,却坚定的与德国站在一起,成为德国人的傀儡,这支武装,在乌克兰眼里就是“为虎作伥”了。

在苏德战争中还有一个有趣现象,1944年10月,德国居然把班杰拉释放了,而且并未与其签署任何条约。不过德国人却向班杰拉提供武器,让他们到苏军后方搞破坏,支持他们与苏联对着干。无论班杰拉还是梅里尼克,他们也被计算在苏军战俘之中。

波罗的海反苏组织

波罗的海三国与苏联始终怀有二心,因此苏德战争打响后,波罗的海三国也出现自治武装。德国人很巧妙,他们允许波罗的海沿岸各国可以实现有限自治,不过德国也区别对待的。他们认为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更像是雅利安人,而立陶宛人却不被看成雅利安人。因此三国组织党卫军部队也不同,立陶宛的党卫军组建比较晚。

1944年,由于民族武装为德国做事,因此波罗的海各国党卫军师成为德军一部分。比如党卫军第15师,主要由拉脱维亚人组成,立陶宛人占少数。党卫军第19师,是纯正的拉脱维亚师。党卫军第20师,是纯正的爱沙尼亚师。

但是,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的部队的情形有所不同,甚至连立陶宛的部队或多或少也是这种情况,因为德国人最后还是准许波罗的海沿岸各国可以实现有限的自治。说实话,对待立陶宛的态度要差一些:与爱沙尼亚人和拉脱维亚人不同,他们不被看成是雅利安人。所以,立陶宛党卫军师的组建要比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晚一些。

这些由波罗的海组的党卫军部队与苏军及游击队作战,他们被认为是叛变的苏联战俘。其实这些人压根就不是苏军,而是投降了德国武装。

苏军的一名投机者

德国入侵苏联时,可以改编了很多苏联境内的组织。除了最大的叛徒弗拉索夫以外,还有一个“狠人”也成为德国的帮凶,还被德国人收拾过。此人就是布罗尼斯拉夫·卡明斯基指挥的“俄罗斯解放人民军”,也称党卫军第29师。

卡明斯基这个人成分很复杂,他曾经坐过牢,还在化工厂当过工程师。曾任苏军的大尉,他讲一口流利的德语,组织能力很强。德国入侵苏联时,他所属的部队驻扎在布良斯克地区,苏军战败后,此地区就成为无主之地,卡明斯基立即组建了政权,公开表示与德国合作。

德国人也很给卡明斯基的面子,主动撤离该地区,并承认了卡明斯基的自治权。为了统治这一地区,卡明斯基从当地人挑选了两万名俄罗斯人,建立一支民兵旅,专门与苏联游击队作战,也称“卡明斯旅”。这个旅有5个步团,1个装甲营,1个工兵营,1个警卫营及一些附属部队。

但在镇压华沙起义过程 ,卡明斯基旅并未援助德军,而是无情屠杀波兰民众。卡明斯基还伪造战报,骗取德军。但在华沙城里的德军对卡明斯基旅的做法一清二楚。古德里安很恼火,要求把卡明斯基的部队全部调往东线。

在撤退的过程中,卡明斯基被党卫军法庭逮捕。卡明斯基拒不承认屠杀平民的事,不久卡明斯基被枪决。他所属的部队被就地解散,有些军官也充实到弗拉索夫的部队中。卡明斯基的部队就是一支杂牌军,有的穿德军制服,有的穿苏军衣服,让人很难分清到底是一支什么样的部队。这支杂牌军也成为战俘的一部分。

综上所述,苏德战争中的苏军战俘数量是一个虚的数字,并不都是真正的苏军,也混杂了很多民族武装。





Powered by 焦点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